孟河医派国医大师邹燕勤医案-案2

发布时间:2021-11-09     浏览次数:63904

患者姓名:钟某         性别:  女         出生日期:1958.05

就诊日期:2017.09.25 初诊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发病节气:秋分

主诉:腰酸痛间作1年

现病史:患者1年来反复腰酸痛,轻微尿频,频服抗菌素,仍反复发作,于常州当地医院诊为慢性肾盂肾炎。刻下:腰背部酸软,蚁行感,尿频尿急尿痛不显,双肾区轻叩痛,纳可,寐安,夜尿0-1次,大便日行2次,不成形,口腔溃疡反复。

既往史:否认既往病史。

过敏史:否认过敏史。

体格检查:无发热,无水肿,血压正常,苔黄,双肾区轻叩痛(+),舌尖红碎,脉细。

辅助检查:尿常规:WBC+++,WBC81/ul,BLD+。(省中,2017.09)

中医诊断:淋证

证候诊断:肾虚湿热

西医诊断:尿路感染

治    法:补益肾气,清利湿热

处    方:独活6g,寄生10g,川断15g,生地10g

生蒲黄10g,玄参10g,麦冬10g,蒲公英30g

紫花地丁20g,马齿苋20g,瞿麦20g,萹蓄20g

知母10g,黄柏10g,肉桂3g, 川连3g

茅芦根20g,车前草20g, 荔枝草20g,生甘草5g

复诊:二诊:2017-10-16。复查尿常规:WBC++,WBC7.8/ul,BLD+。无腰痛,无尿频尿急尿痛,无夜尿,纳可,夜寐多梦,大便烂,日行3次,腰部蚁行感未作,苔薄黄,舌质红,脉细。

处方:原方加蛇舌草20g,荔枝草20g。 14剂

三诊:2017-11-27。尿常规:WBC+++,WBC67/ul。停药2周,无腰痛,无尿频尿急尿痛,无夜尿,口腔溃疡已愈,纳可,夜寐安,大便烂,日行2次,苔少,舌质红,脉细。

处方:知母10g,黄柏10g,肉桂3g,生地10g,山萸肉10g,南北沙参各15g,蒲公英30g,紫花地丁30g,瞿麦20g,萹蓄20g,荔枝草20g,鸭跖草20g,生苡仁30g,茯苓30g,怀山药20g,茅芦根各30g,车前子30g,川石斛20g,黄精15g,女贞子20g,旱莲草20g,制军5g。 14剂

四诊:2017-12-11。尿常规:(—)。诉无所苦,腰痛未作,无尿频尿急尿痛,无夜尿,口腔溃疡已愈,纳可,夜寐安,大便烂,日行2次,苔薄黄,舌质红,脉细。

处方:原方加太子参15g。 14剂

五诊:2018-01-08。尿常规:(—)。诉无所苦,腰痛未作,精神振,纳寐可,口干,无尿频尿急尿痛,无夜尿,大便烂,日行2次,苔少,舌质红,脉细。

处方:原方加太子参15g,生黄芪20g,制黄精20g。  14剂

 

心得体会:

难治性尿路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,多发于更年期女性,反复发作,病程长,缠绵难愈,患者非常痛苦,不仅极大影响了生活质量,严重的肾盂肾炎还会引起肾功能不全,治疗颇为棘手。

此案例尿路感染反复1年不愈,遇劳则发,属于中医“劳淋”范畴。邹师认为:“诸淋者,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” (《诸病源候论》)。尤其是老年女性淋证反复发作的患者,肾虚尤为突出。该患者年过五旬,天癸已绝,肾气衰惫,是感受湿热之邪的内在因素,同时,“中气不足,溲便为之变”(《灵枢·口问篇》),脾胃虚弱,中焦气化不及州都,溲便亦为之病变。邹师认为脾肾亏虚,湿热留羁,是反复尿路感染的内在病因,而尿路感染反复发作,过用抗菌素,或苦寒清利之品,均可进一步伤及脾肾之气,使得邪实难祛,病程缠绵。

故邹师立健脾益肾,清利湿热为大法,治疗难治性尿路感染,具体来说须从虚实、脏腑入手,标实要仔细辨明湿重于热,热重于湿,或湿热并重;本虚须辨清气虚,阴虚或阳虚之候;病位须分清在肺,在脾,在肾之不同,或可兼夹并存。

邹师喜用黄芪,党参大补脾胃之气,健运中焦,大剂生黄芪,长于补气利水祛湿之效,常伍以防风,可补而不滞,黄芪剂量常至30g-50g,潞党参10g-15g,有阴伤或湿热较重者换用太子参15g-30g,清补脾气,兼能顾护阴液;茯苓,苡米运脾化湿,常用至30g-50g,以助补脾,并能淡渗利湿,使湿热邪有去路;大便溏薄,舌苔白腻,舌边齿痕者入制苍术10g,炒白术10g健脾燥湿,加强补气运脾之功;若中气下陷,少腹,小腹坠胀,甚至连及腰骶、会阴,则加柴胡1.5-6g,升麻10g等升提清气,即合补中益气汤之意。邹师通过大补脾胃,健运中焦,使得运化正常,肾精充沛,決渎通畅,元气得升,则膀胱气化开阖有权,小便得以自利。

邹师在健运中焦,补益肾元的同时,仍须配伍清热利湿解毒法,贯穿治疗的始终,热毒甚者,少与苦寒直折之品,药如知母,黄柏清泻下焦,少佐肉桂通关化气,并防止药物过寒遏制阳气。祛除湿热毒邪,主要选择甘寒淡渗药物,如五味消毒饮,八正散等,药如金银花,蒲公英,紫花地丁,萹蓄,瞿麦,车前草、蛇舌草,鸭跖草,石韦,萆薢,土茯苓等,配合淡渗利湿,芳香化湿等法,如藿香,佩兰,苍、白术,砂、蔻仁,川朴花,法半夏,陈皮,以及茯苓,苡米,车前子,泽泻,玉米须等,选方用药须注意处处顾护脾肾,不得过于苦寒燥烈,伤及脾肾之气。

以上数法并用,补泻兼施,难治性尿路感染病患脾肾得补,湿热得祛,反复1年的病情终获控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医案整理  王身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