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河医派传承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,2011年成为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,是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建设项目,现有工作人员47人,主要从事临床研究、文献挖掘、学术传承、信息平台、推广传播及药学研究等相关工作。
目前,工作室围绕挖掘整理医派学术经验、传承培养学术传人、宣传弘扬精髓文化,积极推进建设创新,在具体的实践中注重与专科建设、专病优势、特色疗法、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相结合,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。工作室将前期整理总结的学术经验,提炼形成对临床28个优势病种的特色诊疗方案,依托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科、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,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肿瘤科、普外科、口腔科,以及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妇产科、肾病科、脾胃病科等重点科室的建设平台,对其进行了验证、优化,如益肾泄浊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、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、温通剔络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、健脾调质法用于预防保健、养阴舒木和胃法治疗胃痛、清火消结畅志法治疗乳岩、益少阴消阳明法治疗牙周病等等,将学术经验与诊疗技术融入专病诊疗方案,制定了能体现孟河医派名家学术经验特色的专家诊疗方案,在临床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,并形成优势专病特色处方22个,研发院内制剂5个,挖掘分析中药特色炮制技艺200种。人才培养是传承的核心,工作室秉承学派不囿门户、术理道并传、育人更要立人的传承理念,以构建一支理论功底深厚、诊疗技艺精湛的复合型中医传承人才队伍为目标,分层培养,启动了四鹰计划、百名传承人计划和领军人才孵化工程,现已培养孟河医派传承人67名,其中各级名中医13名,中医各类人才13名,博导2名、硕导8名。在科技创新方面,现已完成国家、省级课题3项,承担省级课题5项,获国家和省市级科研奖励3项,出版专著6部,发表论文40余篇。在文化弘扬方面,工作室不断创新文化传承模式,除已就医派名家的历史事迹、医德垂训进行文献整理及编订,并提取孟河医派文化精髓,凝练形成院训“精、诚、守、和”、医训“大医精诚、大德不显”以及“精诚守和孝悌忠信礼义”的道德内涵外,还依托院内孟河医派博物馆、孟河医派传承基地宣传网页、道德讲堂等平台载体,积极推进孟河医派文化的宣传和弘扬。